電影《親愛的》中趙薇為了拿回女兒的撫養權,跟外省勞工睡一晚;《格雷的五十道色戒》(Fifty Shades of Grey) 中女主角躊躇惶恐,因為她得不到愛情,一切只是服務和交易,一紙合約和詳細條文都將這個買賣形象化;更莫講多少城中女子出盡投胎的力把自己賣去豪門。
從阿Sa及孫佳君看兩代的買賣
《雛妓》講的是女性自主的買賣。蔡卓妍(阿Sa)的母親孫佳君用阿Sa與她繼父交易換取照顧,阿Sa不願被賣,寧四處流竄做「老泥妹」。看到執紙皮的阿婆,自知不能這樣下去,於是下了決心將自己賣給任達華。任達華沒有撩老泥妹,交易是阿Sa自己促成的。她說要進 band 1 學校,然後捉著任達華的手按在自己的胸脯上,場面不自然甚至有點惹笑,但正正反映她如何違抗命運安排(被繼父強姦),要自己選擇命運(做老泥妹及搭上任達華),以肉體換取讀書機會。她甚至問任達華,一個月要做幾次愛——她十分清楚這是買賣。讀大學時,任達華上門索求肉體,她用多句粗口狂鬧任達華也是她強烈要求自主的訊息。
出賣肉體換報酬的題材俯拾皆是。美國電視劇《House of Cards》第一季中記者 Zoe Barnes 主動找上門,要國會議員 Francis Underwood 放料。一老一嫩,一強一弱,再加上 Happy Father’s Day 的劇情,跟《雛妓》十分相似。《雛妓》和《House of Cards》都有男方幫女方口交的性愛場面,反映雙方關係漸趨平等。
Zoe 跟 Francis 的交易更加赤裸,Zoe 不斷催迫 Francis 俾料,當中沒有愛,只有權力和交易,正如 Francis 說:“Everything is about sex, except sex. Sex is about power” 。 Zoe 對 Francis 的事業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有所危害,其太太 Claire 也說 Zoe 在這個交易裡著數得多,Francis 願意做不平等的交易,只是想得到支配的快感,將人性陰暗的一面盡情發泄出來,跟《格雷的五十道色戒》的有錢靚仔 Christian Grey 無異。Francis 在職場上制肘多多,只有這個女孩永遠穿著睡衣在老舊的卧室等他。Claire 似生意拍檔多過夫婦,不受支配,也是為甚麼他們倆直到第三季才有 sex scene,而那個 sex scene 跟 sex 也沒有關係。因此 Zoe 後來搭上年輕男記者,Francis 發現開始支配不了 Zoe,嫌她礙事就將她殺害,沒半點感情。
就算是買賣,也要主宰自己命運
阿Sa賣肉求上流,Zoe 賣肉求上位,“The Immigrant” 則是賣肉求生存。2013年由 Marion Cotillard 主演的 “The Immigrant” 講述波蘭女生渴望移民美國的故事。Marion Cotillard 演一名波蘭女生,到埠後差點被遣返,妹妹又因病被困在移民島。她沒有證件,在紐約沒有支援,在等待被遣返的人潮中努力哀求,被劇場工作的 Bruno 看中,但她一開始還是拒絕跟 Bruno 上床,令 Bruno 不悅。後來 Marion Cotillard 接受了現實,為了在美國落地生根及用錢買妹妹出來,跟隨 Bruno 做妓女。
跟阿Sa一樣,就是賣身也要運用選擇權,一開始 Marion Cotillard 覺得 Bruno 利用她,後來她選擇被利用,並選擇如何被利用。她跟 Bruno 討價還價,錢要分一半,也要揀客。客人來到,她要求嫖客把性器官掏出來,檢查過沒有性病才交易。雖然好像被命運牽引到這個地步,但她還是緊緊地抓著選擇權。當魔術師 Orlando 說可以帶她走,替她贖回妹妹,她又想跟著去,因為她十分清楚身在美國的目的不是 Bruno。最後 Bruno 因為愛上她,為了幫助她而身敗名裂,財金散盡,她還是頭也不回,抓著去新澤西州的車票就拉著妹妹走了。她從頭到尾都沒有愛上 Bruno,觀眾以為 Bruno 是扯皮條, 其實 Marion Cotillard 才是關係的支配者。
男觀眾看完《雛妓》只覺得電影訴說婚外情,我看完卻認為那是關於命運自主的故事。阿Sa 要越過編輯強權,在網絡散佈官商勾結的新聞;年輕一代參加社運不再聽老餅指示,有自己行動;小龍女報警拉虐待她的媽媽吳綺莉,齊昕離家出走,都是反抗命運。這已經不是家人給你痛苦你都要受的年代,我們都有選擇,我們都要選擇。梁齊昕要是豁出去,接片約、出席產品宣傳,節衣縮食不要那麼大使又買名牌手袋,住慣 house 的她不介意住 apartment,就不必靠家人養。但她願意嗎?《雛妓》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可以選擇走自己的路。